救市之作还是重蹈覆辙?领克10 EM-P携插混杀入20万级汽车市场

救市之作,还是重蹈覆辙?领克10 EM-P携插混杀入20万级汽车市场!

领克10 EM-P:插混救场,能否终结月销三连败?

领克Z10的“上市即巅峰”堪称惨淡:首月2800余辆后迅速滑落,今年5月销量仅剩425台。面对冰冷数字,领克汽车痛定思痛,押注插混赛道推出领克10 EM-P。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新车计划8月预售、三季度上市,定位“20万级”。它能否真正打破销量魔咒?

熟悉的配方,升级的底料?

领克10 EM-P外观延续Z10的家族设计,运动与科技感依旧在线。真正的变化藏在内部:平台从SEA浩瀚纯电架构切换为CMA Evo架构,轴距保持3005mm,但车身尺寸略增。

智能化成为核心卖点:英伟达Thor芯片+激光雷达组合,700TOPS算力驱动千里浩瀚H7智驾方案,潜力值得期待。骁龙8295芯片与Flyme Auto 2.0系统则瞄准车机体验升级。舒适性配置同样亮眼:5.7升冷暖冰箱、后排小桌板、云感零压座椅(含加热/通风/按摩)。

动力系统彻底转向插混:1.5T发动机+P1+P3+P4三电机组合,综合功率390kW,零百加速5.1秒。提供18.4kWh/38.2kWh电池组,对应CLTC纯电续航120km/240km,直击纯电车型的续航痛点。

领克10 EM-P汽车

价格:成败在此一举

领克Z10的惨淡,根源在于定价失误。初期20.28万起步价,使其在极氪007、001之间腹背受敌,更直面小米SU7、小鹏P7i、比亚迪汉等强敌。后期虽降价至18.68万,却因平台降级(800V→400V)及低配诚意不足引发负面舆论。

领克10 EM-P的插混路线具备天然优势:免除续航焦虑,覆盖更广用户群;小电池组降低成本,起步价有望低于Z10的18.68万。然而潜在风险依然存在:

配置分层隐忧:Thor芯片、激光雷达、车载冰箱等亮点或仅限高配,中低配恐失吸引力。

材质争议:后悬架由全铝降级为钢制,消费者是否买账存疑。

突围之路:诚意是唯一筹码

领克10 EM-P的插混身份与成本优化提供了理论上的价格空间。领克汽车能否吸取Z10教训,真正将“一步到位的诚意定价”落到实处,是决定其命运的核心。20万级插混轿车市场虽竞争激烈,但痛点明确——可靠续航、合理价格、均衡体验。若领克10 EM-P能精准卡位,凭借领克的设计与驾控底蕴,配合扎实的智能化与舒适配置,仍有破局机会。

反之,若在定价或关键配置(如悬架材质)上再失分寸,领克10 EM-P恐难逃重蹈覆辙的命运。八月预售在即,市场的答案很快揭晓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