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上半年贵州各市GDP排名:贵阳稳居榜首,黔西南增速亮眼但总量下滑
2025年上半年贵州省各市州经济数据已经陆续公布,从GDP总量来看,贵阳市以2757.56亿元继续领跑全省,遵义市紧随其后,而黔西南州虽然增速达到5.6%,但GDP总量却出现下滑。本文将详细分析2025上半年贵州各市GDP排名情况,通过数据对比揭示各市州经济发展态势。
一、2025上半年贵州各市GDP总量排名
根据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,2025年上半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GDP排名已经明朗。贵州各市GDP排名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,也展示了不同城市的经济活力。以下是具体的排名情况:
排名 | 城市 | GDP总量(亿元) | 实际增速(%) |
---|---|---|---|
1 | 贵阳市 | 2757.56 | 5.5 |
2 | 遵义市 | 2568.22 | 4.9 |
3 | 毕节市 | 1260.63 | 5.3 |
4 | 黔南州 | 1014.08 | 4.5 |
5 | 六盘水市 | 937.48 | 5.5 |
6 | 铜仁市 | 856.45 | 5.9 |
7 | 黔西南州 | 729.54 | 5.6 |
8 | 黔东南州 | 676.54 | 5.2 |
9 | 安顺市 | 651.91 | 5.4 |
从贵州各市GDP排名可以看出,贵阳市和遵义市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”双引擎”,继续保持着绝对领先优势,两市的GDP总量之和占全省比重超过一半。毕节市作为第三名,与第二名遵义市差距明显,但已经站稳了”千亿俱乐部”的位置。

二、各市州经济增长特点分析
2025年上半年,贵州各市GDP排名虽然整体格局变化不大,但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特点。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,不仅总量最大,增量也达到253.95亿元,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。5.5%的增速虽然不算突出,但考虑到其经济体量,这一增长态势仍然稳健。
遵义市作为贵州第二大城市,GDP总量达到2568.22亿元,与贵阳的差距有所缩小。但4.9%的增速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,这可能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有关。毕节市以1260.63亿元的GDP总量位居第三,5.3%的增速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显示出较好的发展潜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铜仁市和黔西南州的表现。铜仁市以5.9%的增速领跑全省,GDP总量达到856.45亿元,增量63.48亿元,发展势头强劲。而黔西南州虽然增速达到5.6%,仅次于铜仁市,但GDP总量却出现34.97亿元的负增长,这一矛盾现象值得深入分析。
三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潜力
贵州各市GDP排名清晰地反映了省内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。从地理分布看,排名靠前的贵阳、遵义、毕节都位于贵州北部和西北部,而南部的黔南、黔东南、黔西南三个自治州排名相对靠后,显示出贵州南北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。
六盘水市和安顺市作为传统工业城市,经济转型压力较大。六盘水市以937.48亿元的GDP总量排名第五,5.5%的增速与省会持平,表现中规中矩。安顺市虽然总量最小,但5.4%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显示出一定的追赶势头。
黔南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,GDP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,达到1014.08亿元,但4.5%的增速在全省垫底。这可能与当地传统产业占比较高、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有关。
四、下半年经济发展展望
从2025上半年贵州各市GDP排名和增长情况来看,下半年贵州经济发展可能呈现以下趋势:贵阳市将继续发挥龙头作用,随着大数据产业的深入发展,其经济总量有望进一步扩大。遵义市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,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铜仁市和毕节市的高增速表明,这些地区正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特别是铜仁市,如果保持当前发展势头,有望在短期内进入”千亿俱乐部”。黔西南州虽然增速亮眼,但总量下滑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,可能是统计口径调整或产业结构剧烈变动所致。
总体来看,2025年上半年贵州各市GDP排名反映了全省经济持续恢复的态势,大部分地区增速保持在5%左右,显示出较强的经济韧性。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见效,下半年贵州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发展,区域协调发展也将取得新进展。贵州各市GDP排名虽然短期不会有大的变化,但各市州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缩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