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四川经济成绩单出炉:GDP增长5.6%,第三产业贡献突出
2025年上半年,四川省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,地区生产总值(GDP)达到31918.2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四川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.6%。这一数据表明,四川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仍展现出较强韧性,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。
1、三大产业协同发展,第三产业增速领先
从产业结构来看,四川上半年GDP呈现“三二一”的分布格局,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。具体来看:
第一产业增加值1963.3亿元,同比增长3.2%,增速保持稳定。农业基本盘稳固,粮食生产形势良好,生猪产能持续恢复,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。
第二产业增加值11111.5亿元,增长5.3%,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。其中,制造业表现突出,尤其是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,工业结构持续优化。
第三产业增加值18843.4亿元,增长6.0%,占GDP比重接近60%,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。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,金融、物流、信息技术等行业贡献显著,消费市场稳步回暖。

2、区域协调发展,成渝双城经济圈带动效应增强
从区域发展来看,成都平原经济区依然是全省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,川南、川东北等地区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,跨区域产业协作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、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,为四川上半年GDP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3、消费、投资、外贸协同发力,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
在需求端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。节假日消费、文旅市场复苏、线上零售增长等因素共同推动消费回暖。投资方面,基础设施、高新技术产业、民生领域的投资保持较快增长,投资结构持续优化。外贸进出口稳中有升,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。
4、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,绿色转型步伐加快
在经济增长的同时,四川经济结构持续优化,发展质量不断提升。单位GDP能耗进一步下降,清洁能源占比提高,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。就业市场总体稳定,居民收入稳步增长,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。
5、展望下半年:稳中求进,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
尽管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,但四川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、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、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,四川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。
2025上半年四川GDP数据表明,全省经济正朝着更高质量、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。未来,四川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、增强创新动能、深化改革开放,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