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省份,2025年上半年各市州经济数据已陆续公布。本文将详细分析吉林省各市GDP排名情况,通过数据对比展现各地区经济发展态势,为关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读者提供参考。
一、吉林省各市GDP总量排名
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,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各市GDP排名如下表所示:
排名 | 城市 | GDP总量(亿元) | 增量(亿元) | 增速(%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长春市 | 3754.88 | 320.60 | 9.34 |
2 | 吉林市 | 779.98 | 53.57 | 7.37 |
3 | 延边州 | 482.36 | 54.96 | 12.80 |
4 | 松原市 | 427.06 | 23.01 | 5.69 |
5 | 四平市 | 279.97 | 6.01 | 2.19 |
6 | 白城市 | 261.81 | 14.68 | 5.94 |
7 | 通化市 | 258.61 | -17.06 | -6.19 |
8 | 辽源市 | 255.73 | 17.36 | 7.28 |
9 | 白山市 | 227.57 | 21.89 | 10.64 |
10 | 梅河口 | 84.38 | -8.07 | -8.73 |
11 | 长白山 | 10.93 | 0.87 | 8.65 |
从吉林省各市GDP排名来看,长春市以绝对优势位居榜首,GDP总量达到3754.88亿元,占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。吉林市和延边州分列二三位,形成了明显的三个梯队。长春市的龙头地位在吉林省内无可撼动,其经济总量是第二名吉林市的4.8倍。

二、吉林省各市经济增长速度分析
观察吉林省各市GDP排名中的增速数据,可以发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12.8%的增速领跑全省,表明白山黑水间的这片土地正焕发新的经济活力。白山市和长春市分别以10.64%和9.34%的增速紧随其后,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势头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吉林省各市GDP排名中,有两个地区出现了负增长。通化市GDP下降6.19%,梅河口市更是下滑8.73%,这种负增长态势值得关注。特别是梅河口市,作为省直管县级市,经济规模本就不大,此次下滑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。
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虽然经济总量最小,仅为10.93亿元,但8.65%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表明旅游经济正在稳步复苏。辽源市和吉林市增速保持在7%以上,显示出稳定的发展态势。
三、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
从吉林省各市GDP排名数据可以看出几个显著特点:首先,省会首位度极高,长春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超过50%,这种”一城独大”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。其次,东部地区增速普遍高于西部,延边、白山等东部市州表现抢眼,可能与边境贸易和旅游业复苏有关。
吉林省各市GDP排名还反映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压力。松原、四平等传统工业城市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,而通化、梅河口等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,说明产业结构调整仍面临挑战。相比之下,长春市凭借汽车制造、光电信息等优势产业保持了稳健增长。
从增量角度看,长春市320.6亿元的增量贡献了全省近一半的经济增长,延边州54.96亿元的增量也表现突出。这两个地区成为拉动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。
四、吉林省经济发展展望
基于吉林省各市GDP排名数据,未来省内经济发展可能有以下趋势:长春市将继续保持龙头地位,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,其经济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。延边州凭借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,可能成为新的增长极。
对于出现负增长的通化和梅河口等地区,需要深入分析原因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。四平、白城等增速较低的地区也应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,避免与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。
吉林省各市GDP排名显示,整体经济正在向好发展,多数地区保持正增长,特别是边境地区和中心城市表现亮眼。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,如何协调各地区共同发展,将是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总体来看,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经济发展呈现出”总体平稳、局部亮点、分化明显”的特点。通过吉林省各市GDP排名数据分析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,为投资决策和区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。未来吉林省需要在保持优势地区发展的同时,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,推动全省经济均衡健康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