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成都上半年GDP突破1.2万亿元 经济稳健增长展现韧性
2025年上半年,成都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,2025成都上半年gdp达到12108.2亿元,成功突破1.2万亿元大关。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,也展现出成都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韧性。成都市gdp的稳步增长,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1、成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
2025年上半年,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108.2亿元,同比增加956.06亿元,增量接近千亿规模。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,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、国内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,成都经济依然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。从增速来看,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.8%,名义增速达到8.57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显示出成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。
成都上半年gdp的结构也呈现出积极变化。服务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,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稳步提升;先进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;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为经济注入新动能。这种结构优化不仅支撑了当前的经济增长,也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力量。

2、产业发展支撑经济增长
分析成都gdp的增长动力,可以发现多个产业领域表现突出。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成都的支柱产业,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,龙头企业产能释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。生物医药产业加速成长,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取得新突破。航空航天产业稳步推进,重大项目陆续投产见效。
现代服务业对成都上半年gdp的贡献不容忽视。金融业稳健运行,资本市场活力增强;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持续壮大,数字经济蓬勃发展;文旅产业加快复苏,消费场景创新带动市场回暖。这些产业共同构成了成都经济发展的多元支撑体系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成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,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。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,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加,创新驱动特征更加明显。
3、投资消费双轮驱动
在成都gdp的增长中,投资和消费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增长,重大项目推进有力,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力,产业投资结构优化。特别是一批引领性、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建设,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后劲。
消费市场呈现复苏向好态势,对成都上半年gdp增长的贡献率提升。随着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和消费环境持续改善,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增强。品质消费、绿色消费、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,夜间经济、首店经济、假日经济等消费热点持续活跃。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明显,消费升级步伐加快。
对外贸易也展现出较强韧性。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,但成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,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高,与”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更加密切。开放型经济发展为成都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4、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现
从区域发展看,成都都市圈建设深入推进,同城化发展取得新进展,对成都gdp增长形成有力支撑。中心城区功能持续优化,城市品质不断提升;郊区新城加快发展,产业承载能力增强;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,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。
各区域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形成了差异化发展格局。一些区域聚焦先进制造业,打造产业高地;一些区域突出生态价值转化,发展绿色经济;一些区域强化科技创新,培育未来产业。这种错位发展、协同发展的格局,有效促进了资源高效配置和整体竞争力提升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进展。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,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。
总体来看,2025成都上半年gdp的数据充分展现了成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。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,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、更加创新的精神、更加务实的作风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。成都市gdp的稳步增长,不仅为本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福祉,也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