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国庆中秋双节,甘肃旅游接待游客2973万人次,花费超180亿

甘肃旅游国庆中秋假期喜迎2973万人次游客,总收入达183.4亿

  甘肃旅游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展现出蓬勃生机,陇原大地秋意盎然,游客如织的场景遍布全省各大景区,呈现出“热力全开、质效双升”的喜人态势。据统计,10月1日至8日,甘肃全省共接待游客2973万人次,实现旅游花费183.4亿元。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甘肃旅游市场的强劲吸引力,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

甘肃旅游

  作为甘肃旅游的核心引力场,全省8个5A级旅游景区和敦煌莫高窟共接待游客142.77万人次,成为假期旅游的热门目的地。敦煌鸣沙山·月牙泉景区以23.34万人次的接待量位居前列,其独特的沙漠景观和月牙泉奇观吸引了大量游客。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,接待游客12.3万人次,展现了甘肃旅游在文化领域的深厚底蕴。天水麦积山大景区以18.77万人次的游客量,展示了其石窟艺术的魅力;嘉峪关关城景区接待游客22.75万人次,体现了长城文化的吸引力;崆峒山景区以14.11万人次的游客量,彰显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;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接待游客19.68万人次,其绚丽的地貌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;陇南官鹅沟景区接待游客13.46万人次,以山水风光赢得游客青睐;永靖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接待游客6万人次,凸显了宗教文化的独特价值;甘南冶力关景区接待游客12.36万人次,以其高原风光和民俗特色丰富了甘肃旅游的内涵。这些景区的火爆场面,不仅带动了当地消费,还进一步提升了甘肃旅游的品牌影响力。

  为丰富游客体验,甘肃旅游围绕“交响丝路・如意甘肃”主题,精心策划推出20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与五大主题线路。这些活动涵盖了丝路古迹的沉浸体验、自然风光的深度漫游、民俗非遗的精彩展演以及乡村民宿的惬意休憩,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。例如,丝路文化线路让游客重走历史古道,感受千年文明的厚重;自然生态线路则引导游客探索甘肃的壮丽山河,从丹霞地貌到高原湖泊,无不令人流连忘返。民俗活动方面,各地举办了非遗展示和民间艺术表演,让游客在互动中领略甘肃的独特风情。乡村民宿的兴起,则为游客提供了远离喧嚣的休憩空间,进一步丰富了甘肃旅游的层次。这些举措不仅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,还促进了文旅融合,为甘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  在服务方面,甘肃各地纷纷开启暖心“宠客”模式,以贴心周到的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。敦煌市免费开放多个停车位与公交线路,机关食堂还推出平价餐食,有效解决了游客的出行与用餐难题;嘉峪关市创新推出“机票加景区”优惠套餐,降低了游客的出行成本,让更多人能够轻松享受甘肃旅游的乐趣;武威市设立美食免费品尝点,让游客通过当地特色小吃感受“舌尖上的甘肃”,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归属感,还体现了甘肃旅游的人文关怀。此外,其他地区也通过加强安保、优化导览服务等方式,确保游客安全与便利。这种全方位的服务升级,不仅赢得了游客的好评,还为甘肃旅游树立了良好口碑。

  从整体数据来看,甘肃旅游在假期期间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通过计算人均消费,183.4亿元的总花费除以2973万人次的游客量,得出人均消费约为61.7元。这一数字反映了甘肃旅游在吸引游客的同时,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增长,例如住宿、餐饮和交通等。未来,甘肃旅游将继续以创新和服务为核心,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。甘肃旅游的繁荣不仅彰显了其作为重要目的地的地位,还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持久动力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