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上半年辽宁各市GDP排名及经济运行深度分析
2025年上半年辽宁省各市经济”成绩单”已经出炉,通过对各市GDP数据的系统分析,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态势。以下是2025上半年辽宁14个地级市GDP详细数据表:
排名 | 城市名称 | GDP总量(亿元) | 较上年增量(亿元) | 名义增速(%) | 经济特点分析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大连市 | 4647.0 | 384.1 | 9.01 | 东北经济龙头,港口经济优势明显,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|
2 | 沈阳市 | 4293.2 | 416.9 | 10.76 | 省会城市优势突出,先进制造业增长强劲,增速领跑主要城市 |
3 | 鞍山市 | 1043.2 | 61.3 | 6.24 | 首个突破千亿的地级市,钢铁产业转型成效初显 |
4 | 营口市 | 747.7 | 29.3 | 4.08 | 沿海开放城市,港口物流和装备制造双轮驱动 |
5 | 盘锦市 | 651.8 | -58.1 | -8.18 | 石化产业占比过高,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显著 |
6 | 锦州市 | 638.7 | 23.5 | 3.82 | 辽西中心城市,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|
7 | 朝阳市 | 534.8 | 36.0 | 7.22 | 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,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|
8 | 抚顺市 | 492.6 | 24.5 | 5.23 | 资源型城市转型,接续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|
9 | 本溪市 | 488.7 | 7.6 | 1.58 | 钢铁产业占比过高,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大 |
10 | 丹东市 | 475.8 | 48.9 | 11.45 | 边境贸易活跃,对朝经贸合作深化,增速全省第一 |
11 | 葫芦岛市 | 466.7 | 46.7 | 11.12 | 沿海经济带重要节点,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|
12 | 辽阳市 | 457.0 | 20.9 | 4.58 | 石化产业链延伸,精细化工比重提升 |
13 | 铁岭市 | 354.0 | -9.8 | -2.69 | 传统农业地区,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 |
14 | 阜新市 | 316.7 | 29.1 | 10.12 |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,新能源产业快速成长 |
一、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分析
从2025上半年辽宁各市GDP排名数据可以看出,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以下显著特征:
1、区域发展梯度明显
大连、沈阳作为”双核”城市,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超过50%,形成明显的”双核驱动”格局。鞍山作为首个GDP突破千亿的地级市,成为第二梯队领头羊。其他城市则形成600-400亿元、400亿元以下两个梯队。

2、增长速度两极分化
丹东、葫芦岛、阜新三市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,而盘锦、铁岭则出现负增长,反映出不同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的显著差异。特别是盘锦市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,GDP下滑8.18%,降幅较大。
3、产业结构差异显著
大连、沈阳等中心城市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,产业结构更加多元;而鞍山、本溪等传统工业城市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问题;丹东、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则依托区位优势实现较快增长。
4、区域协调发展取得进展
朝阳市、阜新市等辽西北地区城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表明辽宁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。特别是阜新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,实现了10.12%的高速增长。
二、经济发展亮点与挑战
主要亮点:
- 沈阳经济增速(10.76%)超过大连(9.01%),省会城市首位度持续提升
- 丹东、葫芦岛等沿海城市表现抢眼,增速位居全省前两位
-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效显著,经济实现高速增长
- 朝阳等辽西地区城市发展势头良好,区域差距有所缩小
面临挑战:
- 盘锦等资源型城市经济波动较大,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
- 本溪、抚顺等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仍需时日
- 铁岭等农业地区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
-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,协调发展任重道远
总体来看,2025上半年辽宁各市GDP排名反映了辽宁省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。一方面,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保持良好发展势头;另一方面,传统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压力仍然较大。未来,辽宁省需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布局,推动产业结构升级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,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