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国庆中秋河南旅游:接待游客8136.3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539.1亿

2025国庆中秋双节,河南旅游数据亮眼:接待游客8136.3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539.1亿元,人均消费663元,呈现高性价比旅游

 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八天假期正式收官,河南旅游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。据最新统计,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8136.3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539.1亿元。在大部分地区经历连续降雨的情况下,这两项数据按可比口径计算仍分别达到去年同期的89.1%和83.4%,展现出河南旅游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。经测算,游客人均消费约663元,这一数据体现了河南旅游产品价值的持续提升。

  今年双节期间,河南旅游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文化体验型景区的突出表现。在自然景区受天气影响较大的情况下,一批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景区逆势上扬,成为推动河南旅游发展的新引擎。开封清明上河园接待游客79.36万人次,实现综合收入9400万元,分别同比增长25.50%和11.32%;万岁山武侠城接待游客77.30万人次,综合收入6900万元,分别增长13.35%和9.79%;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在雨天上座率始终保持在90%以上,综合收入8141.07万元,增长6.24%。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文化内涵正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。

河南旅游

  新兴文化景区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。今年6月开业的新密溱洧水城,凭借独特的《诗经》文化场景,在八天假期内吸引游客32万人次,其中省外游客占比超过40%。这一现象表明河南旅游正在突破地域限制,吸引更多远方来客。郑州市的亳都新象街区在节前开业,通过现代表现手法诠释商文化,连接文庙、城隍庙等历史遗存,引入高品质餐饮和非遗工坊,形成古今交融的特色消费场景,成为市民和游客新的打卡地。

  从地域分布来看,河南旅游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。游客接待量前五名的城市依次为郑州、洛阳、安阳、南阳、开封;旅游总收入前五名则为郑州、洛阳、开封、安阳、许昌。这种分布既体现了传统旅游城市的持续吸引力,也反映出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崛起。特别是许昌在旅游总收入方面跻身前五,说明河南旅游的市场格局正在优化。

  消费市场的活跃程度同样印证了河南旅游的良好发展态势。监测数据显示,假日期间全省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30.99亿元,同比增长2.8%。其中零售销售额30.54亿元,增长2.6%;餐饮营业收入4503.02万元,增幅达14%。郑州、新乡等重点商圈营业额实现两位数增长,消费券等惠民政策的实施直接撬动消费超亿元,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消费生态。

  文博场馆在这个假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,全省各级博物馆、图书馆等进馆量达708.3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21.5%。河南博物院、洛阳博物馆等热门场馆日均接待量保持在2万人次以上。非遗元素的深度融入为河南旅游增添了新亮点,全省共举办非遗惠民活动1300多场,吸引近1500万群众参与,非遗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。

  惠民举措与精细服务成为这个假期河南旅游的又一大特色。多地发放的消费券精准投向景区门票、民宿住宿等消费场景,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等景区推出“背诵古文免门票”活动,老君山景区延续“一元午餐”传统,这些举措既体现了人文关怀,也激发了消费潜力。面对连续降雨等不利天气,各景区提前备足雨具,王屋山等景区推出“雨天门票延期”政策,云梦山等景区设置暖心服务点供应姜枣茶,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游客好评。

  安全保障工作同样不容忽视。全省建立了“全时段、全覆盖”的安全督导机制,累计派出督导组1614个,检查文旅经营单位6715家次,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056处,整改率达到95.08%。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了假日期间旅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,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。

  综合来看,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河南旅游在挑战中实现稳步发展,文化体验、惠民服务、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协同发力,推动产业提质升级。未来,河南旅游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,创新产品供给,优化服务体验,为游客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,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