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量1611.88亿!2025聊城市上半年GDP增速6.3%,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
2025年上半年,聊城经济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。2025聊城上半年gdp总量达1611.88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48.76亿元。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6.3%,名义增速则达到8.21%。这一数据印证了区域经济在动能转换中稳步前行的态势,为聊城市gdp全年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一、产业结构优化:新旧动能协同发力
支撑聊城上半年gdp稳健增长的核心,在于“传统升级”与“新兴培育”的双轨并行。
-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:有色金属加工、绿色化工等支柱行业通过智能化改造,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8%以上。鲁西集团等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%,推动产品向精细化、高端化跃升。
-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:新能源装备、生物医药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.3%,占工业投资比重突破35%。中通客车氢能生产线、乖宝宠物智能工厂等重大项目投产,成为拉动聊城gdp的新增长极。

二、增长质量解析:名义增速背后的深层逻辑
聊城gdp名义增速(8.21%)高于实际增速(6.3%)的现象,折射出经济质量的积极变化:
- 价格传导效应显现:工业领域PPI连续3个月回升,高端装备制造产品价格指数上涨5.2%,反映市场对聊城智造认可度提升。
- 消费升级贡献显著: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.9%,其中智能家居、健康医疗等升级类消费增速超20%。东昌湖文旅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3%,带动服务消费占比提高至42%。
三、区域协同发展:鲁西门户能级提升
作为山东对接中原经济区的桥头堡,聊城上半年gdp的增量中有48亿元来自区域协作项目:
- 交通枢纽赋能:济郑高铁聊城西站日均客流突破1.8万人次,带动物流产业园入驻企业增长40%。
- 产业协作深化:与郑州、石家庄共建的“现代农业走廊”推动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8%,金号织业等企业区域订单量提升25%。这一战略布局显著增强了聊城市gdp的区域辐射价值。
四、可持续发展动能:绿色与创新双轮驱动
- 绿色经济突破: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市比重达34%,年减排二氧化碳46万吨。信发集团电解铝产能100%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单位产值能耗下降7.3%。
- 创新生态优化: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,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1%。聊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落地项目12个,推动高分子材料、轴承智造等领域技术攻关。
五、展望:稳中求进筑牢发展根基
1611.88亿元的2025聊城上半年gdp总量,是经济韧性最直观的注脚。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步入深化阶段,下半年需重点突破三大关键点:
- 产业链强基工程:补齐芯片封装、高精度传感器等产业链短板;
- 消费场景创新:依托运河文化开发沉浸式文旅消费新业态;
- 要素保障升级:扩大科创基金规模至50亿元,强化人才安居配套。
在复杂经济环境下,6.3%的增速彰显了聊城经济的战略定力。只要持续激活产业内生动力,优化区域协同机制,全年聊城市gdp有望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实现新的跨越。